鸿蒙系统和安卓系统有如下几点区别:

一、开发商不同:

鸿蒙OS:由中国华为公司主导开发的系统,2019年首次发布,现在已经更新至鸿蒙OS 3。

安卓系统:是由安迪·鲁宾开发的开源代码操作系统,2005年被美国谷歌公司收购,现由谷歌公司和开放手机联盟共共同领导、开发和升级。开放手机联盟成立于2008年,由谷歌主导成立,现有35个成员,包括中国移动、英特尔、高通、三星、英伟达、西班牙电信、T-Mobile、HTC、ebay、LG等知名公司都是其成员。

二、系统内核不同:

鸿蒙OS:鸿蒙系统采用的是分布式微内核作为底层架构,采用开源模块进行组合。

安卓系统:安卓系统采用的是基于Linux内核(不包含GNU组件)搭建的移动操作系统,Linux是一种开源系统,采用的宏内核架构。

宏内核是一个大内核,是个单独的二进制大映象,内部再被分为若干模块,模块间的通讯是靠调用函数实现的。单内核所有的服务都在一个内核空间上运行,运行效率高,但如果其中一个模块出现 bug,容易导致整个系统崩溃。

微内核是一种只提供必要服务的操作系统内核,比如任务、线程、交互进程通信、内存管理等等。所有服务及驱动都在用户模式下运行,处理这些服务等于运行程序,每个服务都在自己的地址空间运行。

三、架构不同:

鸿蒙系统有三层架构,分别是系统底层、基础服务和程序框架。

安卓系统由系统结构(内核、硬件抽象层、中介软件、安全机制)、应用组件(活动、服务、广播接收器、内容提供商)组成。

四、面向对象不同:

鸿蒙系统主要面向物联网设备,比如智能手机、平板电脑、智能座仓、智能家电、智能、智能电视、智能手表、智能音箱等多等智能设备;根据智能设备的应用场景,可以删除或增加模块,这样可以让用户低成本、高效率的接入物联网,实现万物互联。

能测心率和血氧含量的华为智能手表

安卓系统开发时主要面向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,目前也扩展至各种物联网设备,比如电视、游戏机、智能手表、数码相机等。

基于安卓系统开发的红米K60 5G手机

注:鸿蒙系统和安卓系统都是开源系统。

五、用户数量不同:

安卓系统是全球用户最多的移动操作系统,全球的安卓设备至少有10亿台在正常运行;

鸿蒙目前是全球用户数第三多的操作系统,发布3年来总用户数已经超过3亿台,还有快速增长中。

六、UI不同:

UI是指用户界面,包括人机交互、操作逻辑、界面外观的整体设计。

鸿蒙系统的UI是EMUI,由华为设计,主要运行在华为和荣耀的智能设备上;

安卓系统的UI由谷歌设计,运行在海外的安卓设备上。在中国大陆的安卓设备,UI由各国产厂商自主设计,比如小米公司的MIUI,实际上是基于安卓系统内核的UI设计。

七、兼容性:

鸿蒙系统可以运行基于安卓系统开发的应用程序,但安卓系统不同运行基于鸿蒙系统开发的应用程序。

八、移动应用服务不同:

鸿蒙系统主要是运行HMS,包括华为帐号系统、应用内支付、华为推送服务、华为云盘服务、华为广告服务、消息服务、付费下载服务、快应用等华为提供的服务包。

安卓系统则运行GMS,由谷歌公司开发的服务包,包括GooglePlay、Search、Search by Voice、Gmail、Contact Sync、Calendar Sync、Talk、Maps、Street View、YouTube、Android Market。

海外手机用户严重依赖GMS,华为智能设备不能安装GMS,但可以安装HMS。然而,GMS提供的很多应用有着数十亿刚需用户,HMS很难取代。


国内手机用户可以使用HMS,不能使用GMS。